新冠肺炎疫情让出国留学受到较大影响,也促推全社会开始思考和探索更多样的教育国际化实现路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于2007年设立的出国留学培训项目经10余年建设和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主动服务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也获得了项目院校、项目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对项目设立以来的经验成果进行充分总结和分析,将对我国拓宽人才培养路径、推动高校国际化改革、促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产生积极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规模稳步扩大,盛况空前,人民群众对于更高质量、更加多样、更具个性的教育需求十分迫切。为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事业发展,2003年,国务院公布并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指导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依法依规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交流与合作。
然而,由于我国涉外办学尚处起步阶段,相关法律法规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社会各界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解读千差万别,因此出现了许多违规办学不予认证的情况。作为国家级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机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简称“中心”)与国内外高校和教育机构间的联系始终非常紧密,也因此收到诸多国内外高校关于涉外办学政策咨询与解读的请求。
为协助教育主管部门规范出国留学市场秩序,梳理和引导有关院校的跨境教育项目,建立出国留学示范样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主动服务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战略,2007年,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设立出国留学培训项目。项目由中心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留学服务及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等,依托国内大学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一流的外语培训师资,为学生顺利出国留学提供系统培训和全方位服务。
自项目成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国留学培训项目作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2012年,出国留学培训项目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创新工作案例”。历经10余年发展,如今,项目已成为一条规范、安全、优质、可靠的留学渠道。
从办学模式上来看,项目招收的计划外学生在国内阶段不具备国内大学正式学籍,顺利完成国内阶段一至两年的学习并达到国外大学录取标准后,可赴国外留学并注册国外大学正式学籍。依据各国政府及各国外大学相关规定,顺利完成国外阶段两至三年学习并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可获国外大学颁发的相应的学位证书。
从学习内容上来看,学生在国内阶段的学习主要以语言培训为主,涉及一定比例可获国外大学学分豁免或课程免修的非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培训课程由国内大学自行开发设计,而非直接引进国外教材或教授外方课程,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存在本质区别。国内大学根据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通过规范完善的并经国外大学认可的课程衔接、教学管理、过程把控等措施,确保国内阶段的学习质量,实现与国外阶段学习的平稳对接。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使国家间的教育交流严重受阻,出国留学工作也受到较大影响。然而《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印发,再一次表明中国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的立场。出国留学培训项目作为达成留学目的的选项之一,引发各方关注。而项目运行了10余年,也亟待全面调研与梳理其具体成果与贡献,从中总结经验,从而明确新形势下项目未来的定位与目标方向。
为此,2020年,中心委托东北财经大学跨境教育中心课题组(简称“课题组”),通过访谈、问卷的方式全面、细致调研了国内48所项目院校,并选取有代表意义的项目院校进行实地调研,全面梳理项目的发展情况,深入分析项目截至2019年12月底的办学经验与成果。
在合作院校国别方面,各项目院校与包括阿塞拜疆、爱尔兰、澳大利亚、波兰、德国、俄罗斯、法国、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美国、日本、泰国、西班牙、新西兰、匈牙利、英国和中国香港在内的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185所院校开展合作,建立了596个出国留学培训项目。其中,与英国合作的院校和项目数量最多,共计70所院校256个项目,占合作项目总量的44.6%。另外,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俄罗斯、韩国和西班牙等国的院校也建立了较多的出国留学培训项目。
在合作层次与类别方面,项目涵盖本科培训、本科预科、硕士研究生培训及硕士研究生预科。据统计,本科培训及本科预科项目最为普遍,所有院校均有设立。相较之下,因起步较晚,建立硕士研究生项目的院校数量为12所。
在合作专业类别方面,各项目院校的合作专业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艺术类专业以及理学类、工学类专业等,其中,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合作项目最多。除上述三大热门专业外,项目院校根据市场需求还在其他专业领域与国外院校开展合作,合作专业类别也日趋广泛,如体育产业管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
在项目招生方面,招生人数以本科项目学生为主,约占招生总人数的96%。2007年至2019年间,项目年招生总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已累计培训学生近4万人。在课题组对项目院校关于招生工作的调研和访谈中,大多数项目院校表示随着项目招生的稳定,开始将工作重点从扩大招生规模向提高生源质量、促进项目提质增效的方向转变。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项目的课程体系由国内项目院校自主研发。通过对各项目院校调研问卷反馈信息的整理,项目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三大类别课程,分别为语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通识和思政类课程。语言类课程注重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学术交流能力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综合提升。专业类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各项目院校全面梳理海外合作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本校课程要求,对课程进行优化重组,最终形成双方院校都认可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项目院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思政教育,着力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与“平安留学”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政治安全教育和人身安全教育。
在质量保障方面,项目院校十分重视教学和管理质量,在充分利用国内院校质量保障措施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合作院校管理模式与经验,制定符合项目特点的教学和管理质量标准,形成了覆盖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管理流程、学习结果评估、结业生质量等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
区别于国内学历教育统招录取的方式,出国留学培训项目由项目院校根据培养目标自行制定录取形式与标准,更加灵活,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为个人求学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以本科层次项目的培训学生为例,根据各项目院校历年录取数据统计,有近40%的学生未能通过传统高考方式进入大学学习,7.5%的学生放弃了进入国内一流高校的机会,转而冲刺国外名校。学生在经过项目一至两年的培训学习后,具备相应的学术交流能力与专业基础能力,成功进入目标外方大学进行学习。根据学生出国情况数据统计,有13.1%的学生经过国内阶段的学习后被QS排名前200的海外合作院校录取。
课题组在对学生家长的访谈过程中深刻感受到,项目的学习带给孩子们的改变是巨大的,许多学生未能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或理想中的大学继续学业,而项目的设立无异于为成千上万个家庭打开了另一扇通往留学与成才的大门,极大改写了学生和家庭的命运,实现人生“弯道超车”。
与此同时,国内项目院校的学费及生活成本远远低于海外院校。因此,相较于直接出国,项目为学生家庭节省了一大笔留学费用,并且项目的海外合作院校所在国家和地区、院校层次水平、合作专业范围的分布较为广泛。这些多样化的选择,能够更好地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家庭经济条件相匹配。
对于国内项目院校而言,在建立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培训课程体系过程中,项目院校充分借鉴了海外合作院校的办学经验,从而大力推动了所属高校在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国际化改革。
项目亦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院校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通过教授国际化课程,项目为院校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具备双语授课能力的教师。与此同时,随着项目合作深度与广度的不断开发,项目院校教师的交流、培训、访学、外派授课、联合科研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十几年来共计派出300余名教师赴国外院校攻读学位或培训交流。根据项目院校数据统计显示,33所项目院校聘用了外籍专任教师,2019年在项目任职的外籍教师人数达141人。外籍师资的引入,提升了项目院校的国际化水平。
此外,中心与项目院校合作,搭建了中外高校合作的务实平台和优质网络。以项目为抓手,不断挖掘校际合作内涵,推动项目院校从以往单一的向外方院校输送出国留学学生的合作模式,逐步拓展到院校在学生交流交换、实习就业与创新创业、境外办学等多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很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的建立,亦是基于项目搭建的合作平台,进一步开展起来的。
为深入探究项目对海外院校的影响,课题组对部分项目海外合作院校的相关负责人与授课教师进行了调研访谈。首先,项目为海外院校输送了高质量的生源。项目学生通过国内阶段的学习以及对大学生活的适应,为日后出国留学提供了专业知识、时间、心理等方面的储备,使得项目学生对于学业和未来发展的规划更加明确。并为外方大学进一步选拔硕士或博士生源提供了人才库,对于完善和丰富外方大学的人才构成,以及促进外方大学的学术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项目亦提升了海外合作院校的国际影响力。项目为海外合作院校增加了国际学生人数,有效提升了海外合作院校的国际排名以及整体国际化水平。同时,通过国内院校对项目的宣传推广,以及项目毕业学生的口碑相传,海外合作院校在国内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大幅提升。此外,项目学生的输入为海外合作院校带来了经济效益,可用于加大科研投入以及高水平人才引进,对海外合作院校的整体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据调查,项目合作初期,学生流动主要以走出去为主。然而,随着国内外院校合作不断加深,随着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希望获得来中国进行长期或短期学习和生活体验的机会,越来越多海外合作院校的教师开始寻求来中国进行学术水平提升、科研合作以及学术回访的机会,而通过出国留学培训项目搭建的良好通畅的国内外院校合作渠道,为满足上述需求提供了绝佳平台,成为中国教育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良好契机,推动中国教育的对外开放。
同时,各项目院校始终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夯实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基础,为新时代中国发展培养了大批既熟悉我国基本情况、又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对项目学生毕业后去向选择的数据调查显示,69%的学生选择留在国外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其中大部分学生申请继续深造的海外院校质量和层次进一步提升,世界顶级名校占比增加,项目服务国家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显现。
除海外深造之外,22%和4%的项目学生选择毕业后直接回到国内就业或创业。根据学生回国就业或创业的区域统计,一方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成为学生回国就业或创业的首选目的地。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四点一线一面”战略布局全面铺开,越来越多的项目学生选择毕业后回到家乡或奔赴祖国大江南北,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西部地区建设贡献自己的知识与力量。
项目学生还积极投身国际组织、无政府组织相关工作,致力于校园环境和社区文化建设。项目学生亦备受大型跨国企业和海外公司青睐,3%的毕业生留在海外就业或创业,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作出积极贡献。
据调查,项目在人才输送、社会服务等方面对于区域教育与经济发展有重要的辐射作用。根据各项目院校提供的数据统计,超过90%的项目学生在完成国外全部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其就业目的地集中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因此,项目对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持。项目毕业生凭借其较强的竞争力与国际化视野,在教育、金融、信息技术等行业担任重要职务,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一支主力军。
同时,项目院校始终坚持教育公益属性,主动承担社会服务责任,通过推动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促进产学研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实现了项目对于社会发展的辐射与反哺。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项目与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的10余所高中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合作,为高中提供集学术研究、咨询规划、海外资源共享等于一体的一揽子国际化服务方案,包括总结项目英语课程体系中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由专任外籍教师对高中英语教师进行职业发展培训,并为高中学生提供共建英语社团、专业选择咨询和职业规划指导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中央财经大学已与多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学校教师累计承担横向课题39项,在助力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出国留学培训项目最初以协助教育主管部门引导留学市场规范化运作为主要目的,历经10余年发展,成为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促进了国内高校的国际化革新,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规划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任务目标,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指出,要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期待出国留学培训项目巩固自身发展,实现提质增效,为拓宽人才培养路径、推动高校国际化改革、促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